时间就是空间--谈长线短线的比较
如果有一个胜算30%的A系统,风险报酬率为1:5(也就是说10次交易中胜3次亏7次,胜的时候获利5元,亏的时候亏损1元)平均每次操作的获利是 5*30%-1*70%=0.8元。
如果有一个胜算60%的B系统,风险报酬率为1:2平均每次操作的获利平均起来是2*60%-1*40%=0.8元。
在实际使用中,A系统往往是长线交易系统,而B系统很可能是短线交易系统。
哪个系统比较好?这是一个大多数交易者都很熟悉的问题,从数学上来说,这两个系统的 绩效是相同的,并不存在优劣之分,但对于实际操作来说,就有一些问题要澄清。常见的一个问题是操作的频率。如果长线一年交易只有3到4次,那么合起来不过 0.8*4=3.2元的收益,而短线一年交易40次,可能10倍于长线的利润,岂不是短线好的多么?可事实是,上面的例子为了比较将收益算成一样的单位, 可通常长线如果操作频率比短线低5-10倍,那么每次收益的单位也会在短线收益的5-10倍左右,也就是说,获利不是5元而可以是50元。算上短线巨大的 人力消耗,结果就不一定有太大的差别了。另一个问题是,对于一个低成功率的长线系统,操作者的信心能在多大的程度上不被连续的损失所动摇?
我认为,连续损失是很少有人有足够的承受能力的。因此无论是长线还是短线,在每个一定的时间阶段(比如说一个月或 一个季度)内具有正的交易结果是保持对于执行交易系统信心的大前提。对于短线来说这个问题就比较好解决,高成功率的短线交易往往立刻就能立竿见影地在短时间内看到绩效。而对于长线,就不能在一个单一品种上见到效果。可是长线交易者绝不会傻到看着十几二十次的损失无动于衷,他们常见的一招叫做投资组合,将大批互不相关的长线投资产品放在一起投资。如果操作这些产品的策略的数学期望是差不多的,那么在一个月内起码有几个品种能够带来巨大的赢利从而抵消其他品种上的小损失并实现总体获利,从连续的时间阶段来看,也是和短线一样可以做到非常稳定的业绩,能够持续体现每次交易0.8元的获利的。
长线在时间方向上没有 那么多机会表现出概率的作用,就改为在操作空间上让概率体现出来。时间的本质是否是空间到现在还不得而知,但作为物体运动的两个不同自由度,它们的作用是很类似的。通常还认为短线有一个优势,就是抗风险能力较强,一旦市场态势发生变化,可以迅速察觉并做出策略的改变。但长线如果是投资组合,特别是有充裕的 时间去研究避险的策略,如果反相关的风险对冲产品选择的好,风险其实也不比短线要大。对于长线来说,日间短线究竟如何波动,关系就不是很大,所以即使交易者的日间行为因交易手段的改进而有所改变,从很大的尺度来说仍然是供求关系决定一切,因此长线交易者并不一定需要频繁地去监视和修改交易的策略。短线的限制在于大资金无力容身,任何大资金的出入必将对短线波动带来巨大冲击,使原本有效的短线策略失效。而长线就比较从容,可是因为通常必须配合投资组合一起使用,所以资金量通常需要比较大。(责任编辑:admin)
- 上一篇:投资重要数学工具:夏普比率
- 下一篇:从程式化、系统化到智能化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